时讯快递2025年第31期(总第150期)
- ccpitbe
- 2 hours ago
- 8 min read
比利时职业毕业生就业率在欧盟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二
布鲁塞尔时报8月28日报道,欧盟设定了明年将职业毕业生就业率提升至82%的目标。最新数据显示,比利时恐难达成该目标。
该目标于2020年确立,核心在于通过构建广泛人才储备确保欧盟未来竞争力。另一目标是通过提升学徒制及其他工作型学习者的就业率,实现社会公平与韧性。
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欧盟范围内职业教育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80%。九个国家已达到82%的目标:德国、荷兰、爱尔兰、捷克、丹麦、斯洛伐克、奥地利、瑞典和匈牙利。
然而距离目标年仅剩一年之际,比利时在各国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二,仅优于意大利。比利时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为63.9%,意大利为63.7%。
此外,比利时职业毕业生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差距显著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基督教工会(ACV-CSC)的萨姆·库曼斯向《布鲁塞尔时报》指出,佛兰德斯地区存在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脱节”。
此观点与雇主组织Beci首席执行官蒂埃里·赫茨此前向《布鲁塞尔时报》的表态相呼应,他认为教育体系未能适应就业市场,仍“略显陈旧,几乎无法应对数字化革命”。
在比利时,学徒制难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欧盟统计局将应届毕业生定义为20-34岁人群,且在调查前1至3年内完成最高学历教育。欧盟统计机构从调查结果中指出:“学徒制及其他培养特定职业所需知识、技术、技能和/或能力的教育项目,能提高应届毕业生就业概率。”
相较于接受同等水平(3级和4级)“普通教育”而非“职业培训”的人群,这一优势尤为显著。
在欧盟范围内,普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为62.8%,而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80%。职业教育或培训相较于普通教育更易获得就业的效应,在比利时呈现相反趋势。
尽管比利时普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70.4%(高于欧盟平均值62.8%),但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仅为63.9%。芬兰和波兰与比利时共同呈现这种“反向”效应。
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就业率方面领先
欧盟统计局数据还显示,欧盟范围内各级毕业生(3至8级)的总体就业率存在显著差异。
欧盟平均就业率为82.3%,各国数据跨度极大:荷兰高达91.6%,意大利则仅为69.6%。
针对近期毕业的大学,欧盟平均就业率达86.7%,其中多个国家超过90%。保加利亚以95.4%的就业率领跑,意大利则以77.3%垫底。比利时以87.8%的就业率勉强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欧洲汽车业称欧盟二氧化碳减排目标“难以实现”
布鲁塞尔时报8月27日报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及其供应商组织CLEPA呼吁欧盟决策者重新审视汽车行业的严格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称这些目标“在当今世界已无法实现”。
在9月12日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战略对话前夕,两组织发表公开信重申对欧洲气候目标的承诺。信中强调行业已作出重大努力,包括推出数百款电动车型及投入逾2500亿欧元资金。但他们对缺乏指导产业转型的整体性务实计划表示失望。
这些组织警告称,欧洲在电池供应链方面对亚洲的依赖日益加深。他们还列举了诸多挑战:各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生产成本上升(包括电价上涨),以及美国对欧洲汽车征收15%进口关税等贸易壁垒。
“我们被要求在束手束脚的情况下实现转型,”这些团体表示。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依然低迷:乘用车约15%,厢式车9%,卡车仅3.5%。尽管部分欧盟市场取得进展,但他们指出许多消费者仍对转向替代动力系统持观望态度。
为鼓励更多欧洲企业和消费者采用电动汽车,这些团体呼吁推出“更具雄心、更长远且更连贯的需求端激励措施”。具体应包括降低充电成本、购车补贴、税收减免以及城市通行特权等举措。
布鲁塞尔市停车费近乎翻倍
VRT新闻8月27日报道,布鲁塞尔市停车费将于9月1日起大幅上调,涨幅近一倍。例如,绿色区域停车两小时费用将从目前的5欧元升至5.5欧元;灰色或红色区域停车两小时费用则从5欧元涨至9.2欧元。
布鲁塞尔市政府解释称,此次涨价意味着该市将与另外12个布鲁塞尔市辖区同步执行地区统一定价标准。
新规是布鲁塞尔市议会6月通过的停车条例组成部分,将分阶段实施。7月已调整居民卡停车时限与费率及罚款标准。2026年初起,居民可申领的免费访客卡数量将增至二十张。
临时停车免费券有效时长由15分钟延长至20分钟。
五分之四的买家仍然青睐燃油车
The observatorial 8月28日报道,尽管欧盟已设定到2035年禁止销售新的燃油汽车,但许多驾驶者似乎仍不愿转向电动汽车。政府出台的旨在推动电动汽车普及的激励措施确实有效,但只有在其失效之前才会停止:它们的悬念会消失。根据专门为汽车行业收集数据的公司Carvertical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超过一半的驾驶者目前不会考虑购买电动汽车。
五分之四的买家仍然偏爱燃油汽车。
当被问及最喜欢的动力类型时,43.8%的人表示汽油,38.9%的人表示柴油,10.4%的人表示混合动力,只有5.6%的人选择了电动汽车。这清楚地表明消费者尚未准备好迎接彻底的变革。
这种趋势也反映在购买意向中:51.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近期不想购买电动汽车。只有12.2%的人表示支持,其余36.3%的人仍未做出决定。
Carvertical汽车行业专家Matas Buzelis表示,“高昂的价格、落后的充电基础设施以及普遍存在的偏见是电动汽车普及的主要障碍。尽管各国政府做出了努力,但从传统发动机到电动汽车的转变将远比预期的要慢。”
欧盟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这意味着从2035年起所有新车都实现零排放。然而,包括意大利在内的一些成员国要求更大的灵活性,担心这会对汽车行业造成经济影响。
为什么选择电动汽车?
那些考虑购买电动汽车的人首先是出于经济原因。47.2%的受访者认为,电动汽车的使用和维护成本低于内燃机汽车。事实上,电动汽车的磨损部件更少,维护频率也更低。
17.6%的受访者表示,税收优惠是主要激励措施。在许多欧洲国家,电动汽车的税被降低甚至取消。例如,在意大利,电动汽车自首次登记之日起前5年免征印花税,在半岛的某些地区,这项免税政策甚至是无限期的。此外,在荷兰,电动汽车无需缴纳登记费或流通费。
14.1%的受访者表示,政府补贴是主要激励措施。例如,在法国,购买电动汽车最高可获得7000欧元补贴,具体金额取决于收入。然而,许多政府已经减少或取消了购买电动汽车的激励措施:瑞典于2022年取消了补贴,德国也于2023年取消了补贴。在这两个国家,电动汽车销量都大幅下降。在美国,政府最近推出了税收抵免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这大大减缓了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
Buzelis 评论道,“公共激励措施虽然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并非可持续。”“除非人们认识到电动汽车的便利性是其本质特征,否则这个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令人惊讶的是,只有14%的受访者提到了生态动机,而 7.1%的受访者考虑了低排放。然而,随着米兰、巴黎、伦敦和柏林等城市扩大低排放区域,电动汽车的普及正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非意识形态选择。
主要购车障碍
当被问及为什么不购买电动汽车时,32% 的受访者回答说电动汽车价格过高,26.7% 的受访者担心续航里程不足,21.1% 的受访者强调基础设施薄弱,12% 的受访者提到了转售价值低。8.2%的受访者则出于其他原因。
Buzelis观察到,“转售价值低”可以转化为机遇。”二手车买家实际上可以找到绝佳的机会,这对于汽油或柴油汽车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专家表示,第一波电动汽车普及浪潮已经过去:“谁准备好了,谁就购买了。现在,许多人开始考虑将电动汽车作为第二辆车”。
中国厂商的竞争
仅在2025年4月,比亚迪的电动汽车电池销量就已超过特斯拉,同比增长359%。尽管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了关税,但这一增长依然存在。目前尚不清楚中国品牌能否赢得欧洲车主的青睐,但它们对欧洲市场的影响力已显而易见。
欧盟就《碳边界调节机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8月28日,欧盟委员会就碳边界调节机制(CBAM)有关实施细则征求公众意见。此次征求意见聚焦三方面,涉及排放核算方法、免费配额以及第三国碳价扣减。
一是排放计算方法。将制定自2026年1月1日开始的CBAM最终阶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实际排放量的直接嵌入排放量的确定;电力嵌入式排放的测定;间接嵌入排放的确定。当嵌入式排放量不是基于实际排放量时,将使用除电力以外的商品的默认值。
二是调整CBAM证书反映配额的免费分配程度。将制定详细规则,规定授权的碳边境调节机制申报人必须如何调整其提交的 CBAM 证书,以反映欧盟排放交易体系配额的免费分配程度。
这些规则考虑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原则,并考虑到不同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免费分配基准,以便将这些基准结合起来,得出相应的CBAM基准。
三是第三国碳价扣减。将制定规则,将第三国就已申报的嵌入式排放支付的碳价转换为相应数量的碳边境调整机制证书,并考虑该国可获得的任何形式的补偿,从而降低碳价。
欧盟委员会将在“Have Your Say”平台公开征求意见,为期4周(2025年8月28日至2025年9月25日)。
欧盟委员会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发布三项实施细则,2026年1月1日起正式适用。
成都至安特卫普首列中欧班列顺利抵达
新华社布鲁塞尔8月28日电(记者张兆卿 丁英华)27日下午4时许,首列成都至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中欧班列顺利抵达欧洲第二大港口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日港。
据悉,此趟班列于本月7日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搭载55个标准集装箱,货值达3500万元人民币,涵盖跨境电商商品、冷链食品等高附加值品类,货物将分拨至多个欧洲国家。
迎接此次列车的四川丝路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海外经理屠银辉说:“我们计划持续推广安特卫普成为中欧非走廊的节点。我们预计下一列成都至安特卫普的中欧班列能缩短至16天,运输时长较海运缩短三分之二。”
8月27日,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日港,装载在首列成都至安特卫普的中欧班列上的集装箱被卸下等待转运。
中国已有128个城市开通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的229个城市。截至今年6月10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Comments